? ? “心正自然邪不擾,身端怎有惡來欺”,這句話出自明代馮夢龍的《警世通言》,意思是說,只要心懷正氣、行為端正,邪氣、奸惡自然不能侵擾到自己。
孟子說:“我善養(yǎng)吾浩然之氣”“氣以直養(yǎng)而無害”。儒家主張,以“直”養(yǎng)浩然之氣,就能排除外界環(huán)境和個人私欲的影響、干擾,回歸本性,找回本心,讓人性中本有的仁義禮智、良知良能、勇氣節(jié)制等善性得以充分彰顯和發(fā)揚??梢?#xff0c;浩然之氣的涵養(yǎng),是來自內心的自我生發(fā),要靠強大的內心力量去存養(yǎng)和守持,而不是外力強加所為,且浩然之氣是“配義與道”,“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”。也就是說,正氣并非虛無縹緲、不可捉摸,而是由許多“義”的感悟、行為長期積累升華而成,不是偶然的正義之舉便可獲得。
因此,做事情應用道義、良知、仁愛等標準去衡量,合乎道義、良知、仁愛的就予以堅持,不合之事就堅決不做。只有時時謹守良知,事事堅守道義,從一件件義事、善舉、好事中予以修煉,不斷地行善積德,做到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,如此,內心正氣的力量才會生生不息。反之,一旦做了讓自己內心深感不安和愧疚的事情,正氣就會慢慢減損、萎縮以至衰竭,正所謂“行有不慊于心,則餒矣”。
無論“直養(yǎng)”還是“集義”,都意在強調人內心的力量和個體主觀能動性在涵養(yǎng)正氣中的重要性。“集”,意味著時時刻刻、持續(xù)不間斷,日日、月月、年年乃至終生,每件事都要行之合道,處之合義。為此,既要有抵制邪氣誘惑、堅守正氣的強大定力,更要有主動行義、持善的意愿和行動。歷史上,許多守正清廉的官員,不僅能在道義和利益之間做出正確的抉擇,而且在履職擔當、施政為民等方面也能積極主動作為,施行仁善之政,真心為百姓做善事、好事和實事。
史載,明代清官朱裳,剛直不阿,勤政愛民,面對邪惡之氣,敢于斗爭,決不與其同流合污。他在出任河東巡鹽御史時,拋卻個人私利和安危,依法查禁私鹽販賣,果斷懲治宦官錢寧。同時,執(zhí)政以民為本,多行仁政,“治行卓異”,在任鞏昌知府時,防治災害,發(fā)展生產,百姓安居樂業(yè);任右副都御史時,親自參與黃河施工,帶病堅持督修河道。朱裳死后,百姓為其修建“無愧亭”,緬懷他堅守道義的風骨和“俯仰無愧天地”的為民情懷。
始終保持內心中正,持續(xù)不間斷做好集義之功并非易事,除了要有堅定的意志力、耐力和恒心,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。清代黃裳在《樂育堂語錄》中列舉了“義”的一些具體表現:“或于敦詩說禮而有得,或于談今論史而有感,或于朋友相會而有所悟,或于觀山玩水而有所見。更有行仁禮讓、濟困扶危種種義舉,偶然感附忽地悟入大乘”。他認為,涵養(yǎng)正氣,要善于留意、捕捉日常生活中諸如“敦詩說禮、談今論史、朋友相會、行仁禮讓、濟困扶?!钡刃袨楫a生的那種美好、善性的感悟和感受,并醞釀、保持、升華之,直至化為影響一個人思想行為的潛在力量。這種潛意識一旦顯現出來,便是滿貫一身的浩然正氣。
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。對于黨員干部來說,當從工作、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,在為百姓做實事好事、約束親屬身邊人和管好朋友中修煉集義之功,念茲在茲,絲毫不能懈怠。如此,便可不斷匯聚強大的正氣,抵制住各種歪風邪氣的侵擾。